第142章 发挥余热(1 / 2)

首辅 煌煌华夏 3305 字 2个月前

为张居正办理组织手续调动的事对陆远来说轻而易举,他先是用自己翰林学士的身份往翰林院和北京吏部行文一道,然后便将张居正直接带进了南京户部。

在翰林院和北京吏部正式回文之前,张居正只以一个普通的庶吉士身份暂居南京,按说是没有资格进南京户部,但还是那句话。

我陆远就这么干了,要不你去举报试试?

孙世祐一个应天巡抚都能被活活玩死,南京城里哪有那么多不长眼的白痴为这种事举报陆远。

如此有了张居正,陆远的随官便算是又有了两人,还剩一个名额。

张居正确有大才,但就眼下来说,他的实际工作能力远比不上当初做了多年知县的胡宗宪。

毕竟一直在翰林院内储养,属于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少。

慢慢带吧。

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居正才亲身体会到殷正茂所言不虚。

户部的事情,真就是陆远这个左侍郎说了算。

尚书张润?

一把岁数放在那,也该上疏致仕了。

“户部的工作并不复杂,相反非常直率,就是和钱粮打交道,只要这些造册的数字别出现差错,那就算做好了大半。”

值房内,赵学雍手把手的带着张居正从入门开始学习,陆远则悠然自得的翻看着《水浒传》。

这大抵是水浒传最早的原本了。

和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内容有很大出入,就比如说陆远手中这版水浒传中并没有西门庆这个人。

这很好理解。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虚构人物,其作者明隆庆年民间写手兰陵笑笑生借西门庆这个人物影射小阁老严世藩。

其原文笔墨措辞写的是山东省东平府人,而省这个地方行政区划要到了元朝才有,明朝时普及此称呼。

参考宋代成书的《大宋宣和遗事》,其书中就只呼山东或山东路,从没出现过山东省这种称呼。

两相比对,可见兰陵笑笑生创作时应是写顺手了。

幸亏隆庆年间没有章评,不然就冲兰陵笑笑生这开头第一句,大抵会被批个体无完肤,读者大呼劝退,致痛失《金瓶梅》这一文学著作。

严世藩号东楼,小名庆儿,影对西门庆三字。

而水浒传是明初成书,那时候没有严世藩,怎么会有西门庆这个人。

水浒创作的蓝本是宋代古典小说《大宋宣和遗事》,而《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没有关于西门大官人的只言片语。

或许等到万历年重新编修的那本《水浒》才是流传后世的那一版。

多了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这些个《金瓶梅》中的人物。

闲暇之余看看这些民间章回体小说也实在是无奈,明代的娱乐实在是匮乏,万芳园那种地方陆远现在是没精力去了。

对身体不好。

“要不,把小说捣鼓出来,繁荣一下这年月的文化事业?”

在兹念兹,陆远心里就生出这般想法。

那用什么做小说的载体呢?

余光中,公案上放着的最新邸报引起了陆远的注意。

对,报刊。

这可是重要的宣传喉舌。

可以考虑先用小说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方式来推动报纸的销量及影响力,然后慢慢利用报纸占领宣传高地,继而实现舆论裹挟民意的政治手段。

陆远对自己的机智很满意。

不过在推出报纸、开拓社会舆论影响力之前,得先扩大一下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念及至此,陆远站起身。

他一动,不远处频繁交流的赵学雍和张居正二人自然注意到,起身。

“堂官?”

“叔大跟我走一趟,学雍留值。”

“是。”

走出皇宫登上马车,张居正这才开问:“堂官,咱们这是去哪?”

“带你去拜访一位先贤。”

陆远要拜访的,自然是杨旦这位老领导。

该到这位老爷子发挥余热的时候了。

杨旦家住在城西南,一个很僻静的宅子,紧挨着汉西门,从这出城就是莫愁湖,风景可谓极好。

陆远二人赶到的时候,老爷子正和一三四十岁许的中年男子对弈,还有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在院子里玩闹着。

“是伯兴来了啊,坐。”

老爷子看到陆远,招呼了一声。

“学生陆远,见过晋叔公。”

“学生张居正,见过晋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