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点了点头,表示“严重支持”!
接下来,诸葛亮又道:“在完成了将军控制的宛城及宛城以西各县之后,将军就可以逼迫刘景升了。”
刘备问道:“孔明有何妙策逼迫刘镇南?”
诸葛亮道:“其实很简单,将军现在不差钱,直接宣布免税,不仅宣布对将军控制的地区免税,还要直接“越权”宣布对整个南阳郡免税。”
刘备道:“这合适吗?本将并非南阳太守。”
“这有何妨?”诸葛亮道:“宛城乃是南阳郡的治所,将军居宛城,虽无太守之名,却有太守之实,既然刘景升不给将军太守印授,那咱们就自己弄一个好了。反正这天下,自制印授者已经多得数不清了,再多一个南阳太守的印授,又有何妨?”
徐庶在旁边,也开口劝道:“主公干的是免税的大事,此令一出,谁不高兴?不论是士族或百姓,都会支持主公免税的决定,毕竟,没有人会跟自己的钱粮过不去,除非那人是傻子。有了百姓的支持。将军就是真正的南阳太守了。至于刘景升,他同不同意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备强忍着心中的快意,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道:“不妥不妥,这样一来,恐怕刘镇南就要与我彻底翻脸了。这实在不是本将所愿看到的就情啊!本将这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说罢,刘备眼巴巴地看着诸葛亮和徐庶,那意思,分明是希望诸葛亮能为“以客欺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正当”理由,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徐庶见状,开口说道:“义有大小之分,兄弟之义为小义,国家之义为大义。今刘景升虽对主公有恩,但其才能不足以为天下拔乱反正。主公以救汉室江山为己任,又岂可拘泥于“兄弟小义”而舍弃“国家大义”,这个借口……呃,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吧?”
“这个……这个理由是很充分。”刘备道:“可还是难免让“不明真相”的人所诟病啊。能不能有更好的法子?”
诸葛亮道:“可用矫诏,假称天子密旨。”
“天子密旨?”刘备心中一动,对诸葛亮道:“本将在许昌时,曾得到天子衣带血诏一副,若用衣带血诏为辅,再伪造一副南阳……不,一副荆州牧的圣旨,则名正言顺矣。只是……”
说到这里,刘备又故做不忍道:“只是衣带诏若是被本将泄露出来,许昌城中的董承等人就麻烦了,恐怕连天子,也会很麻烦。若让世人知道本将为夺荆州而公然泄密,更会诟病本将的不忠不义。”
“主公仁义!不过,请主公听我一言。”诸葛亮道:“董承等人,乃无谋之辈,又岂是曹操对手?董承等人欲行蚍蜉撼大树之事,本就难逃败亡一途。主公暗中泄密,并非背叛,最多也只能算是废物利用而已。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此良机,切莫错失。”
徐庶也跟着劝道:“行大事者,在小节上岂能样样顾岂?我们只要让董承等人抢先发动,让天下能都知道有衣带诏之事,然后,主公再假借天子血诏而取南阳郡乃至荆州,都名正言顺矣。”
刘备还是有些犹豫。觉得还需要更多一些理由来自圆其说。
诸葛亮见状,满脸疑重地问道:“主公可知今日之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