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九也是日了狗了,你们这帮人就不能来点新鲜的?张嘴就钱钱钱的?
还我有钱,我可以买地!?俗不俗?俗不俗吧?
都是世勋之家、高门大户,怎么格局就这么小呢?
有些东西,是钱能解决的吗?
这就不是钱的事儿!
“呼!!”
刚刚打发走了杨承佑他们,吴宁瘫坐在厅中,很是疲惫。
“可特么累死了我!”
太平公主与武崇训在侧,咱们公主殿下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呵呵,还有你受罪的呢!你那城造方案一天不出,怕是一天也不得安宁了。”
武崇训则是百无聊赖地研究着太平府上的摆设,插话道:“幸好先生住在姑母这里,否则,还不被他们烦死?”
吴宁瞟了他一眼,这些天与武崇训也早就混熟了,不客气道:“你怎么在这儿?怎地?李裹儿又把你甩了?”
武崇训面色一苦,“说是上街采买了,说什么也不让我跟着。”
吴宁:“”
吴宁心说,当然不能带着你了。
李裹儿是与巧儿一起上街的,用李裹儿的话说,武崇训是认识巧儿的,不能让他知道巧儿在长安,所以不带他去。
所幸这货心比较大,亦不会注意到什么。
可是,吴宁深深地看了武崇训一眼,他总觉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正太,其实比谁都聪明,比谁都会做人。
暂不去管武崇训,对太平道:“这眼见下午已经过了一半儿,我想不会有人赶着饭点儿来走关系吧?”
太平一笑,故意与吴宁做对道:“那可说不准,兴许就有不长眼的,这个时候就到了呢。”
正说着,高泰急匆匆的小跑而入,“启禀殿下,上官婉儿府外求见!”
“谁?”
三人皆是一怔。
“上官小婉?她怎么来了长安?”
吴宁看着太平苦笑,“还真让你说着了。”
三人不敢怠慢,起身相迎,把上官婉儿迎到府中。
一番叙话方知,上官婉儿此次来长安,是专程来给宣城公主宣旨的。
“宣城长公主?”
太平脸色垮了下来,有点不是滋味了。
怎么宣城就成了长公主了?
要知道,长公主这个头衔比她的无论是品阶,还是名望,都高了一个档次。
不快道:“母皇好生偏心!”
“也没什么。”在上官婉儿面前,吴宁不能那么随性,只得好言道,“陛下心怀宽仁,这是好事儿,公主殿下当高兴才是。”
浅台词却是:老太太宽仁,你怎么小心眼儿了呢?
太平白了他一眼,也因为上官婉儿在此,不好说太多。
转向上官婉儿,“上官才人此来,不会只为宣旨吧?”
要是只给宣城传旨,那也根本用不着上官婉儿出马。
上官婉儿礼貌地向太平颔首,“殿下所言甚是,婉儿此行却非只为传旨,陛下还特地嘱咐婉儿来看看子究先生的城造之务,可有进展。”
吴宁接话道:“大概年后,方可向陛下禀报细节。”
“上官才人若是不急回朝,可在长安暂留几日,到时连奏折一并带回去。”
“也好。”
上官婉儿居然答应了。
好吧,按说年关将至,百官皆休,上官婉儿不应该这个时候还忙于公干,武老太太也不应该这么不近人情,大过年的让上官婉儿“出差”。
其实则不然,概因在唐宋时期,年关并非是最大的节日,冬至才是。
古人视冬至为寒去署往的节点,也是新的一个耕作周期的开始。
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不是过年,而是冬至。
唯有下山坳,因为吴家人的传统与别处不同,才会更注重年关。
所以,在上官婉儿看来,在长安过年,且多留几日等穆子究的奏折一并带回去,就跟后世端午节在外出差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多留几天也挺好,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