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正旦(1 / 2)

汉鼎余烟 蟹的心 1744 字 16天前

长安。

去年和前年的朝廷正旦之礼,都是在成都办的。整个仪式前后几日,朝廷上下既忙碌,又喜气洋洋。

新生的汉室,在朝廷体制和诸多政令上头,与桓灵之汉多有不同,更格外注重拨乱反正,以追前汉盛世的形象。故而,在礼仪上头,也召集包括来敏、孟光、许慈等精通典章制度的儒生,竭力复原前汉时的诸多要求,不依当代。

这样一来,诸多流程难免就繁琐些。诸如傩戏、大朝会拜贺、文始五行之舞、群臣酒宴、百戏表演、天郊夕牲等一套套的上来,大约要延续五六日才能结束。

这一回的正旦礼仪,因为首次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国都,还有大批外国使节参与,故而来敏等人提前许久就开始下功夫。为了一些琐碎的小节,孟光和许慈好几次彼此攻讦,闹得不可开交,说到底,都想给自己争取叔孙通乃至董仲舒的地位吧。

只可惜真到了正旦之时,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仪式上了。当日听闻曹军突起精骑数万,一路斩关落锁直取长安城,城中瞬间扰乱。

乱世中的兵灾何等可怕,关中人约莫是最清楚的。当年董卓挟裹皇帝入长安,然后吕布刺董,李傕郭汜傕等放兵掳掠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

尸体遍布各地,引得野狗、鹫鸟成群盘旋,啄食腐烂内脏,恶臭数十日不消,掩藏在院落、枯井中白森森的骨骼,至今还时不时被发现。

许多长安百姓,始终都记得那些浑身散发血腥气的士兵,他们穿着官军的戎服,可做出来的事情,却像是最可怕的野兽。

他们抢劫、凌虐、屠杀、纵火,他们贪婪而恶毒的眼神,毫无人性的所作所为,直到多年以后还是许多人最可怕的噩梦,是许多家庭妻离子散、日日哀恸追思的可怕源头。

那场兵灾之后,整个关中百万军民存者不足十一。而许多人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经历的苦难,又胜似当年的长安。

这一回杀往长安的,固非当年李傕郭汜之流,可兵灾哪里会与人讲道理!这几年长安城中元气稍复,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一些,家里能有些积蓄,有几件新衣裳,可如狼似虎的敌人一到……

经历过、承受过苦难的人们,最是珍惜天下太平的曙光,也最害怕乱世再延续,最害怕那些可怕的野兽再度来临。

尽管有司立即颁下教令,敦促百姓们不必慌乱,百姓们还是竭力与左邻右舍相互打听。他们最想知道的,是朝廷会如何应对,长安城可有失陷的危险。

好在很快又有命令传达下来,说曹军虽众,不足为惧,丞相诸葛亮领兵出战,足以破之。而朝廷岁首庆贺的一系列流程如旧,并额外向城中的耄耋、孺子分发了粮食赏赐。于是百姓们重又安定下来,只偶尔往官署聚集的所在走一走,确定官员们都还好好地待在城里。

反倒是官员们知道的消息更多,忧心忡忡的人也更多。

比如光禄勋、后将军李严。

以职权而论,李严应当是中都护、镇军大将军赵云的副手。但他毕竟远不似赵云那般在军中威望绝伦,本身又是政务官员起家,非是行伍出身,所以具体的军务处置上,常有被诸军将校们忽视之感。

而在后军的诸多事务上头,又因为后军的两名副将丁奉、雷澄都是骠骑将军雷远下属宿将,李严并不能如臂使指地指挥。二人早年在荆州时,与黄忠、甘宁也有渊源,故而诸多军务定夺都很顺畅,反倒是向后将军的禀报有些流于形式。

李严对此当然是有些不满的,但他又不愿表现得与部下重将处不来。于是近来慢慢把日常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光禄勋的职务上,以求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家的才能。

毕竟他还年轻,而朝中地位比他高的重臣们……关羽、张飞、赵云都年迈了,而诸葛孔明只谙文事、雷续之不在中枢。这样看来,唯独李正方兼资文武而又任皇帝的近臣,前途必然一片光明。说不定某年某月,能与诸葛亮、雷远鼎足而三,亦未可知也。

李严坚信自己等得起,只需平流缓进,迟早会攀登到与自家才干相符合的位置上去。

可李严万万没想到,此番曹军突袭长安,皇帝竟然完全不考虑光禄勋、后将军在此,直接让诸葛亮领兵出征!

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荒唐安排?

过去两日里,李严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着,有时候担心前线的战局,有时候却又控制不住倍感失落,乃至愤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