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盛世与危机(2 / 2)

科举一般一甲二甲总和都是固定的,不是六十就是七十,至于三甲才有浮动。至于头甲进翰林院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至于三甲授正八品,这正八品指得是京职,若是外放到地方为州县,一般是授予知县推官这样的正七品职。

林延潮念至这里,可知下面的官员读书人无不竖起了耳朵,不过身为礼部尚书他可以比常人先一步地看到结果。林延潮见到那熟悉的名字后,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然后又肃然道:“万历二十年壬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翁正春。”

殿下无数道目光看向了一名贡士。

而翁正春此刻望了一眼宫阙,他的脸上本一直有几分郁郁之色,但现在反而露出释然之色,回首向四面道贺举子称谢。

“多谢诸位成全!”翁正春平静地言道。

林延潮将翁正春连念三遍之后,下面早已是开始骚动。因为天子不在场,所以倒是少了召对这一环节。

林延潮念了翁正春的名字,不由想起当年院试自己屈居于翁正春之下,又到乡试时,自己解元他为孙山。到了这一日接连落第的翁正春终于大魁天下。从乡试时最后一名,最后到殿试时之第一名,这一段经历真是何等励志。

林延潮打心底为翁正春高兴,又接着念道:“万历二十年壬辰科殿试一甲第二名……史继偕。”

方才刚向翁正春道贺的史继偕,等听到自己的名字,整个人已是愣住。

虽说方才向翁正春道贺时,史继偕藏着几分那么为何头名不是我的心情,但听闻自己是榜眼时,心底一股悸动仍是冲破了他脸上的神情。

先是欲笑,忽而就是盈眶的泪水已遏制不住落在史继偕的衣裳。

“状元与榜眼都是闽人啊!”百官中有人意味深长地道了这一句。

“闽地原先是偏远之地,但自宋室南迁后,朱子又在闽地讲学,从此文风一下极盛!”

“此言差矣,早从北宋即已文风鼎盛,岂不闻有蔡京蔡襄?而自本朝以来前有闽县林姓,三代祭酒,四位尚书,堪称士林佳话,而今又有侯官林。”

“自杨文敏公后,闽人再无人入阁,而今有礼部尚书林侯官不说,翰林院内还有叶向高,李廷机啊。”

“不错,自林侯官后,闽人蝉联科甲,可谓人才辈出,真应了他当年金銮殿上那句话‘地瘠载松柏,家贫子读书’。”

殿前受礼,百官一致夸赞。

翁正春,史继偕此刻已是换了状元吉服与众进士们一并来至宫门前,陆光祖,林延潮等人都要在此送他们至御街夸官。

面对新科状元,即便是吏部尚书陆光祖也要笼络几句。

翁正春一句不差地答了。

等轮到林延潮,方才一直平静的翁正春却向林延潮拜下。

林延潮立即扶起对翁正春道:“你今日是状元郎切莫如此啊!”

翁正春则哽咽道:“翁某屡试不爽,本已放弃了科考的心思,若非大宗伯一番鼓励,翁某哪里有今日。故而翁某今日第一个要谢的就是大宗伯啊!”

翁正春是打心眼感激林延潮,林延潮叹道:“你我分属同学同案同年,说这些话就见外了,罢了,今日是你大魁天下的日子,还是在这里让我送你上马前行吧!”

翁正春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林延潮又重新三揖,林延潮道不敢一一还之。

大明门前,相送的顺天府尹等官员看了这一幕都觉得是一段佳话。

就算陆光祖也是暗暗点头,赞林延潮确实有识人之明,他看过翁正春的殿试文章,天子点他为第一确实是有道理了。

翁正春后,史继偕,毕自严也是纷纷向林延潮行礼。

三百余名进士其中也有不少林延潮的门生,或是门生的门生,他们的名字已难一一叙述。随着这一科,林党也是更近一步的壮大。

会试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倭国征朝,以及宁夏叛乱。

朝鲜半岛上倭国攻势顺利,朝鲜连战连败,而宁夏叛军已有自立之心,并勾结蒙古诸部,图谋重地花马池。

一时局势危机四伏,稍不小心就是天宝之乱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