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强烈反对(1 / 2)

马前卒 枪手1号 2483 字 17天前

明国在同一段时间之内,打了三场大仗。

平定国内乱局,剿灭江浩坤,终结了蛮人政权大燕;抗击秦国入侵,中平郡横甸一战,杀邓朴邓素,挥兵势如破竹,击溃秦国十万大军,收复被秦人夺去的开平郡,逼迫秦人签定城下之盟;而在沙阳郡,仅仅凭着两个野战营,生生地顶住了齐国数万大军的强攻,在前两个战场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面对着明军源源不断的开往沙阳郡的援军,齐人选择了撤退。

三战,两胜一平,天下震动,明国也因为这三战,地位从原来的添居末尾,一跃超过秦国,到了第三。甚至在秦人和齐人的眼中,明军的战斗力已经跃居天下第二,将楚人甩在了身后。

受到震动最大的,当然是楚国。

当明国特使抵达楚国上京城面见皇帝闵若英,提出三国共击齐国的建议之后,楚国朝堂之上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让明国特使没有想到的是,反对最激烈的居然是与明国关系相当亲密的现任兵部尚书程务本。这个结果,也让楚国上下极为惊讶,在所有人的心目之中,最支持双方结盟共击齐国的,难道不应该是程务本吗?

程务本在明国待了很长的时间,在秦风还只是一个地方割居军阀的时候,程务本甚至加入到了太平军的队伍之中,为太平军出谋划策,策划了一次次的对前越的行动,在太平军最终颠覆越国夺取政权的行动之中,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有人会想到程务本会反对,连闵若英也没有想到。

程务本是前朝老臣,又是本朝当中唯一一个受封国公的朝臣,自有一帮跟随者,他的强烈反对,让这次朝议不欢而散。散朝之后,闵若英将程务本与罗良两人留下来,招二人到了小书房之内。

这两个人对待这一场战争的态度,让闵若英有些苦恼不已,先前明国岌岌可危的时候,程务本在朝堂之上上窜下跳,认为楚国应当立即出兵攻打齐国。而罗良却是竭力反对,认为好不容易赢来喘息之机,军队应当修整,整编。而这一次,明军大胜之后,大军开往丰县,大有与秦军大开一架的征兆,而寻求结盟的特使也到了上京城,罗良举双手同意马上出兵,与明国一击攻打齐国,但这一次,反对的变成了程务本。

这两个人,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让闵若英有些恼火。

“程公,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闵若英敲着桌子,“难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机会吗?三国伐齐,多少没有形成这样的气候了啊?不趁着这个机会将齐国狠狠地削弱,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好事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陛下,程公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罗良在一边冷哼道。罗良这冷冷的一句话,却说得甚为诛心,意思只是程务本反对的只是他罗良罢了。

这句话出口,闵若英的脸色果然有些变化,看着程务本,他没有说话,但眼神却证明他似乎相信了罗良的这句话。

程务本的眼中闪过一丝叹息,但却也不过是一闪而逝。

“陛下,此一时也彼一时。我们带兵打仗的,常说兵势如水,随形而变,其实国政何尝不是如此?”程务本轻声道:“那时明国岌岌可危,内忧外患,随时会有灭国的可能,如果秦风败了,得到最大好处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让齐国占了明国绝大部分国土,势力大涨,威势更甚,而且我们这许多年来的努力,就算是统统打了水漂,所以那个时候,我力主出兵,大举进攻齐国,迫使齐国转头来迎击我们,为明国分担绝大部分的压力,让他们能专心致志的对付秦国。那个时候,蛮人已是明国的笼中之囚,我并不担心他们,我只是担心秦人而已。所以,我的建议不仅仅是出兵攻击齐国,还要安如海在落英山脉之中也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可惜陛下不愿听臣的建议,而是接受了罗将的说法,息兵养战。”

“最后的结果,并不差,这证明陛下当时的决策并没有错啊!”罗良冷冷地道:“明国存活了下来,而我们的军队得到了休息和整编,如今战斗力恢复到了最顶点的时候,战意高昂,正是出兵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