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几家欢乐几家愁(1 / 2)

马前卒 枪手1号 2322 字 17天前

大明帝国元年八月,抚远四郡以及由蛮族建立的燕国向新生的大明帝国发起的进攻,是一场典型的虎头蛇尾的战事,八月初八开始,至九月初,声势浩大,兵力多达十万余人的叛军与燕国联军便在慈济,新化,新乡等地陆续被明军击败,损兵折将之下不得不退回到了抚远四郡。就在世人都以为明帝国皇帝秦风将针趁着大胜之余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全军兵力进攻抚远,剿灭江浩坤,并将由蛮人建立的燕国,终新赶回大山深处的时候,明帝国的军事攻势却戛而而止,没了下文。

明军在抚远四郡的外围,建起了一道防御线,然后,便没有然后了,想象之中的进攻没有发生,明军似乎很安于现在这种状况。

不管是楚,还是秦,齐,对于这种形式都有些不明所以,大量的探子一时之间云集抚远四周,他们所看到的,让他们再一次瞠目结舌。明军士兵不是在准备进攻,而是在大力修建一道道的栅栏,由于所有的防线之上都在进行着这种工作,看样子,用不了多长时间,明军便会修建出一道完整的将抚远四郡包起来的栅栏,看起来,似乎他们是将对方当成了圈养的猪羊一般。栅栏的这一头,便是明军的军营,那一头,数里开外,便是抚远军与燕军的营地。

不能理解明军行为的三国,最终只能将其归结于明军现在可能一是财力不足,二是急于要稳定国政,三是考虑到如果强行进攻会引起对手的殊死抵抗,因而会出现大量的伤亡,而秦风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困死对手!这成了各国对于明帝国对付叛军的策略。一番考量过后,各国也不得不佩服秦风这一看似有些荒谬的决定。

江浩远的抚远军暂且不去说他,但蛮人建立的燕国,其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容小觑,双方的战争,除开第一仗慕容开山大败给黄豪的锐金营以外,其它的战场,明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以守为主的基础之上,与燕军打成了一个旗鼓相当之势。

如果秦风想要一鼓作气的扫除抚远四郡,那么必然要倾全国之力,一仗打下来,蛮人即便不敌,但他们还是可以窜进大山之中,剿而不灭,后患不断。更何况,新建的明帝国并不是只有国内叛军这样一股敌人,另外三国,又何尝不是在虎视眈眈呢?其中以齐国最为明目张胆,在登县,他们悍然屯集了近两万大军,只要明帝国出现了不支的情况,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向明帝国发起进攻。

在这样的内外部形式之下,秦风的决策就显得极为英明了。

抚远四郡,虽然号称有四郡之地,但四个郡加起来的经济总量,还抵不上一个正阳郡,地盘,也只不过比正阳郡大上三分之一而已,更重要的是,抚远四郡以前是防御蛮人的军事重镇,整个区域狭长,没有战略纵深的回旋余地,一旦战败,便只有远循深山一途。可以说,明帝国在与他们的对峙之中,输得起。但蛮人却输不起,输上一仗,便会输掉所有。

这种双方在战略之上的不平等,便注定了抚远四郡与燕国,必须日日枕戈以待,时间防范着明军发动的攻击,而明军却根本不在乎对手,想打便打,不想打便守。

军事上,明军占尽优势,经济之上,更是不在一个量级之上。抚远四郡因为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经济一向便不发达,是典型的输入性经济,可现在他们被死死的锁在抚远四郡这个狭长的区域内,明帝国必然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经济封锁政策,以后他们举步维艰的日子,几乎现在就可以看到。

越来越穷,穷到最后他们不得不孤独一掷的向明军发起殊死攻击,这便正好坠入到了秦风的算计之中,好整以遐的明军,将会在对手一次次的进攻之中,不断地耗尽对手的有生力量,然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后的胜利。

这种法子,看似很笨重,耗时极长,但对于现在的明帝国来说,却是最符合他们现在实际情况的战略。

当所有人都明白了秦风的算计之后,齐国人怅然若失,他们虽然成功地挑起了越国国内的叛乱,但却远远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秦风围而不打的战略,将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也使得明帝国对齐国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威慑力。

楚国却是舒了一口气,对于他们来说,明帝国是敌是友,现在根本无法定论,但明帝国会让齐国感到不舒服,这便够了。齐楚之争,天平又开始向着齐国倾斜,罗良被齐国亲王曹云指挥的军队,再一次压回到了昆凌关附近,先前突然发动战争夺下的高湖等地盘,损失殆尽,在历时一年多的齐楚战事之中,齐楚两国损失都不是小数。但对于齐国来说,是反败为胜,而对于楚国来说,却是先胜后败,双方的士气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国内一片民怨沸腾的情况之下,闵若英招回了程务本和江涛,程务本任兵部尚书,江涛重回东部边国,任实权副将,这两人的重新上台,即抑制了罗良的一枝独大,也让国内的民怨和东部边军的不满得到了缓解。双方在一个轮回之后,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