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冬日进了九以后, 生产队没什么活儿了, 天气冷,一般人家不爱出门, 凤仪村大小村民都窝在家里猫冬,唯有徐忠民骑着一辆借来的旧自行车每天都往外跑。

徐红利和徐桂红姐弟俩每天用的面粉很多, 不光是本村,就连是邻村刘家村家里有余粮的人家, 几乎都让他给收购遍了。

现在没办法只能往更远的村子走。

原先徐忠民对于徐红利去卖烧饼,虽然知道政策宽松了,其实心里多少还有点顾虑, 若不是家里实在是太缺钱了, 他都未必赞同。

但自从他代替徐家辉去县上开了一次会, 这点顾虑也打消了。

那天他和刘家村的书记一起,骑着自行车来到县上时,正逢早上上班高峰期, 县上自然比镇上热闹多了, 而且, 徐忠民敏锐的发现到, 大街上到处都是卖早点的

说“到处”,也许过分了。

但他一路上至少看到了三四家

油条烧饼豆浆炸荷包胡辣汤,要什么有什么看得他都饿了,停下自行车,和刘书记一人要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热乎乎的早餐下肚,那滋味甭提多舒坦了

吃了这个定心丸,徐忠民现在收了小麦不会偷偷摸摸在自家院子里磨了,小石磨磨面太慢不说,也把徐红强累的够呛。

每次都是大大方方去队里用大磨磨面,也不白用,每次给一毛钱。

徐红利和张明泉一人一袋很快将五袋子面粉,半车子白菜等搬进了屋里,徐忠民坐到炉子边烤烤手,看到旁边桌子上的浓茶,有些奇怪的问,“这个时候,怎么不歇着”

徐桂红笑笑,将五金厂让帮着做夜宵的事儿说给他了。

徐忠民听了很高兴,但也有点压力,看来以后这面粉和豆子的用量会更多,豆子还好说,小麦是不好收了,他得往更远的村跑跑看看了。

当天夜里,徐红利的三人准时将热腾腾的夜宵送到厂里,怕有人口重,徐桂红还特意切了一小盆咸菜丝,切得细细的,拌了麻油,不要钱。

烧饼酥脆,里面夹着喷香的肉,菜包子一咬一口油,豆浆入口清甜,一点渣子也没有,工人们吃了这样用心做出来的夜宵反响很好。

徐家的早点生意蒸蒸日上,却也想不到,无意间惹怒了一个人。

赵青青觉得简直可以用朱自清的那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然了,对于她来说,春天要改为考试。

她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一次更加盼望月考的到来。

周二上午,班主任李老师通知了大家周三开始月考,这次考试和以往不一样,不是学校出题,是县里所有的高三毕业生统一试卷,到时候出来成绩排名也是全县排在一起。

徐桂芳经过这一个月的努力,自觉成绩提高的差不多了,别的不敢说,至少维持原来的水平应该问题不大。

要知道,隔了几十年的时间,她通过两个月的时间恢复成绩,也算是很快的了。

自从前几天三人一起做了数学卷子,徐桂芳碾压性的表现没让她有压力,赵青青多出来的三分让她压力很大。

李娜不但照常五点半去操场晨读,晚上到了十二点还不肯睡觉,实在困极了用冷水泼泼脸,不熬到半夜不算晚。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她漂亮的丹凤眼下面挂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

赵青青看她这么用功,自然半分也不敢懈怠,两个人比赛一样的熬夜,比赛一样的早起,搞得徐桂芳很紧张,不是紧张自己的成绩,而是担心这么弄下去,迟早会有一个人晕倒在地上。

好在,周三考试如期进行了。

徐桂芳除了觉得物理试卷有些难之外,别的语文,数学,化学,生物,英语,政治都做得十分顺手。

因为卷子要拿到县里去,又是人工判卷,足足隔了一个多星期,各班级的分数才下来了。

赵青青如她自己所愿,各科成绩都考得不错,一百二十分的题,除了物理和化学,大都考了七十五分左右,也就是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各科成绩都提高了十分,这进步幅度很让人惊讶了。

李娜考得也还不错,和她之前的成绩比,分数差别不大,有两科成绩略微有些提高,六科总分比赵青青少了二十分左右。

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徐桂芳,她的数学和化学,还有英语都是满分,语文,政治,物理,生物也都在一百零五分以上。

不说别人,李老师看到了简直合不拢嘴,就凭这成绩,一个重点大学是跑不了的。

徐桂芳高中时期最好的成绩就是高一时全县摸底考试,她排在了全县第五十六名,听着名次似乎不太靠前,但是别忘了,这是全县排名啊,高一没分科,全县高三上千人呢。

县上的排榜是又隔了一个星期才出来的,因为文理分科,有两个榜单,徐桂芳排在了理科第十九名,她前面的学生都是县中的,后面也几乎都是县中的,一直到了第一百零五名,才又出现了他们班长孙建军,再往下一百一十名,是二班的马国华。

马国华本来对自己这次考试的成绩挺满意的,总成绩比她以前提高了三十分左右,但一看到徐桂芳高高在上的名字,她满腔的喜悦都化成了憋屈。

马国华紧紧攥着拳头,发誓要超过徐桂芳,否则她誓不为人

徐桂芳并不知道马国华做人做腻了,她考了好成绩,自然是很开心过的,但最开心的,还是学校再有两周就差不多放寒假了。

学校的生活虽然充实,却也清苦,而且周围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她这个前世活了一大把年纪的阿姨努力适应,说一点不累是假的。

特别是李娜和赵青青,最近比赛似的对她好,搞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赵青青对她好她可以理解,俩人关系一直都很好,这次赵青青考得好,最主要的还是她本人的努力,但赵青青本人不这么认为,别的同学一问她怎么提高成绩的,她就会跟人家讲,是按照徐桂芳的学习方法提高的。

这些个半大孩子其实都单纯的很,徐桂芳高一高二在班里都不太爱交际,给人感觉有些高冷,这些同学便缠着赵青青问来问去。

李娜是徐桂芳的前桌,有天然的优势,赵青青很忙,她和徐桂芳在学习上的沟通就多了一些,大多时候是讨论题目,偶尔讨论学习方法。

其实徐桂芳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专心用心。

李娜不光是高一一班的班花,还是个小吃货,每天各种各样的零嘴儿不离身,她自觉受益良多,对徐桂芳的感谢方式就是送吃的。

不仅限于以前的小饼干,烤馍片或者是奶糖了,比之前高了一个档次,市面上看不到的话梅干,猪肉脯,花生芝麻糖,她这里轻轻松松就带来了,不但分给她,还分给赵青青一些。

赵青青为此也有点紧张,她家条件虽然不算差,但跟李娜家里是不能比的,好多吃食别说拿不出来,都是第一次吃呢,她也有她的办法,赵青青有一只暖水瓶,早上她打一壶水放在徐桂芳床前,这样徐桂芳一起床,就可以用温水洗脸洗手了。

徐桂芳觉得,受了别人的好处,就要为别人做一些事儿。

她从李老师那里要了最近两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本校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单,花了整个午休的时间仔细研究透了,下了个结论以李娜和赵青青这次摸底考试的成绩,再提高五十分能过大专线,再提高八十分能过本科线。

当然,这都是她估计出来的。

当然了,具体还要看高考试题的难度,以及其他学生发挥的怎么样,毕竟高考是按人头从成绩高位到低位逐次录取。

李娜听了很有压力,她现在已经不在学校住宿了,寝室条件太差,她觉得再住下去自己都得冻病了,而且那几天学得太狠了,实在是累得够呛。

赵青却是难掩激动。

不怕有差距,就怕不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她和大学本科之间,差了八十分,那和重点大学,估计差了一百多分。

高考还有整整一个学期呢,她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也要提高这一百多分

谁都不知道,普通生赵青青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考上省重点大学。

赵青青最喜欢的动物是只活在神话里的凤凰,她也希望自己像一只凤凰展翅高飞,飞出这穷山窝,再也不回来。

徐桂芳这一手儿很有用,赵青青比以前高更用功了,班里同学谁和她说话超过两分钟,她就自动给屏蔽了。

李娜倒没有那么夸张,但她让父亲托人找了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专门给她补习数学和化学。

生活总算恢复了正常的轨道,徐桂芳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有条不紊的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因为班里一部分同学在赵青青和马玉国的带动下,学习格外认真刻苦。

相比较而言,徐桂芳似乎没什么变化。渐渐地,大家又都认为,徐桂芳还是和以前一样,她是天生的聪明学生,学啥一学就会,根本不需要用功。

他们不知道的是,徐桂芳看书速度快,刷题速度也快,实际上学习的量一点都不少,比一般的同学都要多得多。

到了高三,所有的课本都学完了,各科老师上课都是带着大家将所学的支持融合贯通,前后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