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孺子可教(2 / 2)

“刑部尚书?”宋问皱眉说道,“纵然此事是人人皆知,但其中细节,朝廷是秘密查办,你们去哪得的消息?”

冯文述神秘道:“我们自有我们的方法。不会去干扰御史台办案,也没有为难李兄,先生您不必担心。”

宋问:“你们的方法?”

宋问都觉得自己走了不是几天,而是好几月了。

众生异口同声道:“就是问啊!”

宋问:“嗯?继续。”

这开了个头,众人又纷纷讨论起来。

赵恒感慨道:“要说长安今年实在是发生太多事了。先是张县令,又是王侍郎,再是刑部尚书,这官儿可是一个比一个大啊!”

一学子说:“这张县令先不说,他是罪有应得。王侍郎好在有转圜余地,就不知道刑部尚书结果会如何了。”

另一学子道:“若真将他叛过的错案都拎出来,我看刑部尚书也属罪有应得。”

“话不能这样说。刑部只负责复核,原本就做不了太多。而刑部尚书对大多案件还是公正的,不然哪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冯文述道,“只不过,叫人能记住的,往往都是这些不平事罢了。”

赵恒:“说得也是。这刑部每年得过手多少个案子,冤案或错判,也实在难以避免,不单是这任尚书一位。单凭此事,根本告说不了什么。”

“哦——”宋问听了半天,摇着扇子了然道:“如此说来,你们其实还什么都不知道嘛。我当你们信誓旦旦,是已经有所收获了。”

“这自然是万事开头难,先生您也别嘲笑我们。只要方向对了,明察秋毫,剥茧抽丝,学生不信查不出端倪来。”冯文述一脸得意道,“等我们得出结果,再来告诉先生。”

宋问拍着腿道:“不如先告诉先生,你们所谓的方向。来来来,孟为你来说。”

孟为一脸茫然,怎么又是点他?站起来理了理道:“照目前来看,最奇怪的,应该是刑部侍郎,检举刑部尚书一事。可以说,是普天下头一回。”

宋问:“然后呢?”

孟为:“所以学生们就想,或许两人之间,有什么恩怨,由此可以查出什么。”

宋问:“那你们查出来了?”

“不管是高侍郎,还是季尚书,我们一个也不了解。”丁有铭慵懒的瘫在椅子上,叹道:“偏偏有可能知道内情的李兄,如今也不在书院。”

就他们如今的身份来说,能入手的点,实在是很少。而他们要查的事情,宋问也很有兴趣。或许,那就是一切的缘由。

御史台应该也在查这个,只是他们方法必然不同。

冯文述道:“先前的事,我们一件也没帮上忙。这一次,好歹得做些什么。”

宋问想了想,笑道:“干问是很难问出什么,耗时又耗力。既然你们有这样的决心,不如我给你们一个提示。”

众学子精神一震:“请先生明言。”

宋问用折扇拍着手心道:“国子监。”

众学子:“……”

众生表情各异,冯文述艰难道:“先生真不是个一般人。”

竟然还能开得了这个口!

“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嘛,天底下哪有化不掉的恩怨?何况先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干嘛放在心上给自己添堵?”宋问神神在在道,“你们这次去问,他们若是知道,肯定是很乐意告诉你们的。”

众人心道,上次的事,几乎是得罪透了,也能叫没什么大不了吗?

宋问看他们看他们表情,不屑的啧啧两声。

“其实和他们作对,没有半点好处。”宋问道,“上次是我们赢了,所以要你们先服软。去找他们的时候,言语客气些,诚心请求他们帮忙,即显出自己的不计前嫌,又可以双方缓和关系。他们心里好过了,是不会为难你们的。”

众生将信将疑。

宋问道:“你们总不是要争一辈子吧?若是将来互为同僚,你们应该要做的也是互帮互助,而不是互争功绩。可这最一开始的态度,往往就决定了以后。这风头也出过了,你们这剑拔弩张的关系,还是尽早给改了吧。大度与理解,也是你们必须要学一课啊。”

他们这边说了没两句,书院外面的钟便响了。

宋问起身道:“今日到此为止,你们回去,自己再想想。”

宋问率先走出课堂,唐毅从后面跟了过来。两人往书院后面休息的地方走。

唐毅不开口,宋问先笑道:“你信吗?”

唐毅欲言又止,生生憋了回去。宋问看他嘴型,分明是不信的。

宋问拍了拍他后背,哈哈笑道:“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你也放宽心吧。”

“你若真是许将军的儿子,恐怕瞒不了多久。此事传到陛下耳里,他肯定是会问的。难不成,还替你隐瞒吗?”唐毅道,“我看你还是自己先坦白吧。”

宋问:“我这人就这样,喜欢拖沓……”

她说着,骤然停下脚步,然后转身绕到柱子后面。

前面站着的,正是宋老夫人。